-- 作者:88ht0032
-- 時間:2008-12-22 9:15:09
-- 主題:金融危機反救命經濟型酒店起死回生
2008年下半年,中國酒店業面臨著兩大考驗。除了后奧運經濟的影響,另一個就是人人皆知的金融危機了。而原本就因虛高的成本、搶占市場的急切差點送掉性命的經濟型酒店,卻逆著金融風暴,扶搖直上,出乎意料地——起死回生了!  
“跑馬圈地”成本虛高,泡沫繁榮終露弊端  
今年3月初,經濟型酒店巨頭如家快捷爆出了2007年第四季度凈虧損1520萬元的消息,如同在平靜的水面投入一塊巨石。隨后的兩周中,業內又傳出了多家經濟型酒店連鎖機構放緩擴張、推遲上市的消息。“經濟型酒店泡沫破了”、“經濟型酒店高利潤時代結束了”……一時間,似乎整個經濟型酒店行業被籠罩在愁云慘霧之中。  
一位多年從事酒店管理的業內人士陳先生說,前幾年經濟型酒店的確存在利潤優勢,許多投資者一哄而上。正如格林豪泰酒店管理集團董事長兼CEO徐曙光所說,中國經濟型連鎖酒店行業至少存在三成泡沫,所謂“泡沫”主要在于部分經濟型酒店近兩年大肆“跑馬圈地”,造成物業成本虛高。再加上日益上漲的人工支出、能源支出,利潤空間其實非常有限。  
奧運契機令人失望,后奧運經濟令人擔憂  
奧運會開幕之前,所有行業都摩拳擦掌,意欲在奧運商機中分得一羹,尤其是與奧運息息相關的酒店行業。但是奧運期間的實際情況卻出乎意料:五星級飯店的出租率也僅保持在81%左右,比去年同期69%僅提高了12%,而四星級和三星級酒店的平均入住率比去年均有所下降,四星級酒店的平均入住率是60%,比去年降低9%,三星級以下包含經濟型酒店的入住率才30%~50%,比去年低更多。原本打算利用奧運契機,打個翻身仗的經濟型酒店,卻未免要失望了。  
而從國際視角來看,夏季奧運會的舉辦國在會后大多會經歷一個經濟回落的過程。一般從奧運會舉辦前一年至結束后的第二年,奧運會主辦國的GDP增長平均下降4%。而投資水平的變化就更為明顯,平均下降幅度達10%。工業生產增長也同樣呈現下降趨勢,幅度居于上述兩者中間,為6%。1984-2004年20年間一共6屆奧運會中,除1996年的美國以外,其他舉辦國的經濟在奧運會后都放緩了。而原本就“體弱多病”的經濟型酒店連鎖機構則尤為擔憂。  
逆勢而上,經濟型酒店反受益  
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少公司開源節流重新制訂了出差標準,高星級酒店被拋棄,降級至低星級酒店或者經濟型酒店。此外,政府官員外出時住在物美價廉的經濟型酒店正在成為趨勢,漢庭東單店店長宋曉光介紹道,因為地處長安街,店里最近和不少各省市駐京辦簽署了大客戶協議。  
另外,受金融危機影響,物業租賃的成本也在下降,已有房地產開發商表示對經濟型酒店領域的投資感興趣,頻頻伸來橄欖枝。而一些三、四星級的酒店也想轉變成經濟型酒店,這對經濟型酒店的并購來說未嘗不是機遇。  
幾大行業巨頭,傲迎金融風暴  
作為經濟型酒店的兩大巨頭如家和漢庭,都在近日有了不小的舉動,危機與機會并存,對于有實力的企業來說“最壞的時候”也是擴大規模的“最好時機”。  
如家:8月4日,如家正式更名為“如家集團”,宣布今后將實施多品牌戰略,同時推出了定位于中高端商務的品牌——和頤酒店。可以看出,如家已不是07年自爆季度凈虧損1520萬元的蕭條模樣了。  
漢庭:在順利拿下今年的第二筆投資之后,宣布2009年將依然保持100家新店的增長計劃。11月,除義烏等少數特殊城市外,漢庭大部分酒店仍保持了95%以上的高出租率,北京、上海等主要商務城市的酒店出租率甚至接近100%。  
7天:7天連鎖酒店不久前剛剛接受了英聯投資和華平基金聯手投資的6500萬美元,這也是2008年酒店行業的第一筆成功融資。為何此時“7天”獨受青睞?可見,風投的犀利眼神已穿過泡沫,看到了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