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88ht0032
-- 時間:2009-05-07 10:54:54
-- 主題:競價交易捧熱酒店產權 資本“抄底”
峰回路轉。最近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交易的一酒店項目頗有戲劇性,這似乎意味著原來捂緊口袋的資本開始看好酒店業前景,出手“抄底”酒店產權。 
    “折價貨”成為搶手貨 
    去年年底,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屬的上海石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上石化)將持有的杭州新金山大酒店100%股權以2.26億元價格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出讓,然而在有效掛牌期間一直未能征集到意向受讓方,之后出讓方只能連續兩次調低掛牌價格。今年3月初,該項目第二次以1.7億元價格掛牌。此后,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項目掛牌信息披露后在很短時間里便先后征集到5個意向受讓方。近日,這宗項目采用電子競價交易方式成功轉讓,其間共經過63輪激烈的報價,最終競價至2.57億元成交,不僅比最后掛牌價高出51.18%,而且與第一次掛牌價相比也有13.16%的溢價。 
    據說參加這次競價的意向方多為浙江企業,其中三家浙企頗有誠意,一家堅持到2.5億退出;另一家一直競價到2.56億,直到紅樓集團第63輪的2.57億競價出來,才一錘定音。這一情形,與酒店之前數次折價轉讓均未找到下家,形成巨大反差。 
    資料顯示,紅樓集團是浙江一家集專業市場、精品旅游、現代商貿、賓館酒店和高檔房產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紅樓集團董事長、總裁朱寶良在浙商里算是風云人物,他上世紀90年代出道,熱衷投資市場。杭州人熟悉的環北小商品市場、杭州家電城等均是其旗下資產,在長三角還有上海寶良家電市場、南環北服裝批發市場等。2000年,朱寶良出資9000萬元,收購了浙江富春江旅股份有限公司49.6%的國有股權(此后逐步增持到80%的股權),將桐廬知名景點收入麾下。2003年,紅樓集團入主蘭州百,成為這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3年后,大股東將富春江旅股份注入蘭州百,實現了塞外邊陲與江南山水的資本“融合”。 
    新金山大酒店產權為何能最終風光“出嫁”?分析人士認為,這首先是因為新金山大酒店的投資亮點最終被資本認可。 
    上石化董秘張經明介紹,2002年起,上石化所屬的中石化集團整體戰略調整,清理整頓與主業不相符合的三產,像酒店、療養院等均在剝離之列。新金山大酒店的轉讓,就是這整體戰略中的一環。 
    公開資料顯示,地處杭州市區黃金地段的新金山大酒店按涉外四星級酒店標準建造,2001年1月正式營業,注冊資本2.054億元,其中S上石化持有22.96%股權,旗下子公司上海石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持有77.04%股權。掛牌公告顯示,以2008年7月31日為基準日,新金山大酒店總資產為23424.0364萬元,負債842.3136萬元,凈資產22581.7228萬元,此前兩年分別虧損447.25萬元和175.29萬元。 
    雖然新金山大酒店經營狀況不佳,但是其資產價值卻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新金山大酒店位于杭州市中心慶春路和中河路的交叉口,距西子湖僅5分鐘的車程,觀光、購物,交通十分便利。酒店樓高82.7米,地上建筑23層,地下2層,擁有各種房型255套,是杭州市少見的高層圓柱形建筑物,也是西子湖畔的制高點。 登高遠眺,西子美景、錢江風光盡收眼底。杭州人熟悉這家賓館,另一個原因是二樓的“金山頂上魚翅”,這家餐館以鮑翅消費而聞名杭城。分析人士認為,這家涉外四星級賓館正式成為紅樓集團的新成員后,將填補紅樓集團在杭州市區沒有高星級酒店的空白。      酒店業“抄底”正當時? 
    除了新金山大酒店本身的價值被資本看中之外,分析人士認為,新金山大酒店從遭冷遇到受追捧的經歷,恐怕是資本開始對酒店業看好的一個印證。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從金融界一路波及到實業界,酒店業作為與金融實體關系最為緊密的產業,影響在所難免。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已蔓延至亞太地區,酒店經營者在2008年下半年已開始感到經營壓力。去年11月15日,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發布的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影響程度的調查報告顯示,投資計劃都趨于緊縮,其中房地產、酒店業首當其沖。漢庭酒店被鼎暉投資等暫緩融資,酒店連鎖機構“七天”也出現了融資困難,不得不選擇股權加債權的方式進行融資。 
    到了2009年,酒店業似乎還是面臨著大挑戰。根據中國經濟型酒店網的調查,全國經濟型酒店2009年初的入住率滑坡二成,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全國納入監測的各大城市四、五星級酒店客房出租率僅為50%左右,其中上海五星級賓館出租率為40%,浙江、江蘇不到50%。 
    然而,在另一些資本的眼中,此時卻成了尋找酒店業投資機會、迎接市場復蘇的最好時機。金陵飯店集團董事長湯文儉說,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原來不少看好酒店業的投資者紛紛“撤離”,現在無論是土地成本、建造成本,還是籌備期間的人力成本、采購成本都很低,“酒店從投資到開業,至少需要2—3年的周期,屆時金融危機影響消退,市場逐步復蘇,新項目正好投入運營。” 
    一些海外資本也看好中國酒店業的潛力。歐美酒店業主紛紛表示,由于美國消費力減弱、航空公司麻煩不斷,他們在國內生意大受影響,而中東和亞洲市場卻給他們帶來機遇。希爾頓酒店集團總裁克里斯多佛·納塞塔戲稱“吸引力的中心正在東移”。他表示,希望未來幾年酒店業能在印度、中國等亞洲地區蓬勃發展。他還補充道,這些地區的消費者對名牌忠誠度更高,品牌忠誠度意味著酒店的入住率更高,因此希爾頓在亞太地區的需求量很大。 
    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預測,2015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國、第四大旅游客源國;中國入境過夜旅游者將達到1億人次;國內旅游者將達到28億人次;居民人均出游兩次,出境旅游將達到1億人次;旅游市場總量將達到30億人次。與旅游相關的酒店業必將迎來更佳的發展契機。 
    對于長三角地區酒店業來說,2010年的世博會,也將為酒店業創造成長良機。持續半年之久的上海世博會,每天參觀人次約有40萬,高峰時期可能會有70萬人次,極高峰將達80萬人次,整個世博會接待人次將達7000萬,是2007年上海接待的國內游和入境游總人次的64%。大量的人流將給酒店業提供財源。 
    打造“啞鈴形”新格局 
    今年以來,從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這個窗口看,酒店業的產權交易升溫還是比較明顯。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統計,今年以來,酒店旅游行業共計成交11宗,成交金額7.7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00.09%。 其中有一宗交易標的是上海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出讓方是一家中央企業,該宗標的被上海一家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成交金額8000萬元;另一宗交易標的是上海某飯店45%產權,出讓方是上海某國有控股的酒店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該標的被一家私營的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收購,成交金額1.2億元。      對于酒店投資,行家提供了不少忠告。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戴斌表示,金融危機使客源入住結構發生變化,這將對高端國際五星級酒店及國內業主自行管理的四、五星級酒店產生不同程度的壓力。原有的一部分有支付能力的國際商務旅客應該會從高端國際品牌五星級酒店轉而選擇標準國際五星或四星級酒店。新注入市場的四星級國際品牌酒店勢必瓜分國內五星級酒店的市場份額。而國內新的經濟型酒店也會侵蝕國內四星級酒店的市場份額。由此判斷,建設高端的奢侈品酒店將需要更成熟的考慮。他建議,投資酒店業,從目前的消費需求來看,除了要針對高端商務人群發展一定數量的高星級酒店外,還應針對不斷興起的自駕、自助游市場,開辟適合中低端消費層次的精品化酒店,打造出“啞鈴形”酒店新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