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中超量使用著色劑胭脂紅;面條、餃子皮中超量使用面粉處理劑;饅頭使用漂白劑硫磺熏蒸;油條過量使用膨松劑…… 
    這些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在我們身邊是否存在?近日,烏魯木齊市衛生監督所針對全市的餐飲單位啟動了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檢查,檢查中發現紅曲粉、酵母、泡打粉等食物添加劑相對使用的范圍較大,部分酒店在使用添加劑時對使用量的把控不嚴等問題。 
    在解放北路的一家四星級酒店后堂面點房一操作臺上,檢查組發現礦泉水瓶粗細的三個筒狀鐵盒,盒內裝著暗紫色、墨綠色、深藍色的顏料狀物質,面點房的尹師傅介紹說,這些是在做糕點時使用的,當檢查人員問及使用的量有多少時,尹師傅說:“我們每次用的時候用水化一些,沒計量過”。 
    在健康路一家星級酒店,檢查人員發現一種叫“天然食粉”的添加劑,酒店的廚師介紹說,主要用于烹飪肉制品,相當于嫩肉粉,而在該添加劑的外包裝上記者看見,“天然食粉”還可用于浴缸、淋浴器、廁所的清潔;洗衣;垃圾桶、地毯的除臭;和胃痛胃酸的治療等,當檢察人員要求出示該添加劑的進貨來源時,酒店難以提供其索證。 
    “合法的食品添加劑,也必須按國家規定的標準使用,不能超范圍、超劑量使用。”市衛生監督所的監督人員介紹,食品添加劑若使用不當或超量使用,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目前我國允許在食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1900多個品種,企業對于進貨的數量、規格、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供貨商、衛生許可證、檢疫合格證等都必須登記清楚。 
    據了解,此次專項行動還結合了春節期間年夜飯的檢查,及時排查存在的食品衛生問題和食品中毒隱患。檢查將維持四個月,如果有市民發現個別單位有違規操作的行為,可以向市衛生監督部門舉報。
| (本文已被瀏覽 1875 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