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中國法院報》和《永康日報》同時刊登的一則《法院公告》,首度將已在永康傳得沸沸揚揚的一起“民間集資案”,推向公眾視野。  
永康市人民法院發布的這則公告說:本院根據債務人浙江為爾工貿有限公司的申請,于2009年4月21日受理了浙江為爾工貿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指定浙江為爾工貿有限公司清算組為管理人。浙江為爾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為爾,編者注)的債權人應當自公告之日起兩個月內,向清算組書面申報債權。  
在公告中,永康市法院指定了4個債權申報點,并明確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定于2009年7月17日召開。  
“公司是破產、重組還是怎么樣,到7月17日就大致有數了,許多情況現在還不好說。”清算組組長顏鋒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來自清算組的消息:截至5月11日,已有441位債權人到登記點申報,涉及債務1億多元。根據清算組估算,浙江為爾的總負債或將超過4億元,其中銀行借款只有2000多萬元。顯然,這4億元負債,有很大部分來自永康的民間借貸。  
4億借貸?  
知情人士透露,浙江為爾的債權人,保守估計有500人左右。目前前往法院登記的,多是中小債權人,其中最少的只有一兩萬元。借款千萬以上的債權人,有部分來自典當行等民間借貸機構,當事人或許怕牽涉放高利貸被追究,大多沒有露面。時代周報記者多方核實的一個信息顯示,永康某知名典當行,就借了3000萬元左右。還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永康部分政府工作人員亦參與其中。  
在債權人顏云(化名)的家里,記者見到了一張簽有300多人名字并留下各自聯系方式和手印的名單,其中一個債權人已經96歲高齡。  
“這些都是20萬以下的小債主,那些幾百萬上千萬的都不在里面。”顏云說,“據我們多方打聽,上千萬的有十幾個。”  
2008年10月,“為爾撐不住了”的傳言四起,夫妻倆上門去討要利息、本金,發現已經拿不到一分錢。  
起初,浙江為爾還有人出面安撫,說公司在杭州建德還有數億資產,還債沒有問題。漸漸地,債權人發現,建德的房產短時間幾乎沒有變現的可能,浙江為爾已經嚴重資不抵債,遂不斷向各方反映情況,最終走向破產清算。  
獲悉相關情況后,永康市政府亦高度重視。今年4月,市政府專門成立了調查工作組,由副市長俞福才任組長。同時抽調市府辦、財政、工商、稅務、審計等10多個部門負責人,成立浙江為爾工貿有限公司破產清算組開展破產清算工作。5月5日,永康市法院公告浙江為爾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政府的意思十分明確,就是摸清情況,盡可能地盤活現有資產,減少債權人的損失。”5月12日,清算組組長顏鋒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時代周報記者調查發現,與許多中小債權人通過浙江為爾或永康供銷總社的職工介紹進行借貸不同,百萬元以上的借條,大多由浙江為爾董事長黃洵豐親自開出。黃洵豐的兒子黃亮等人,也參與了一些民間借貸。黃洵豐今年已經62歲,曾擔任永康市供銷總社主任達18年之久。  
“最可恨的是他們連老人、失業工人都借,連自己的親戚都借。這不是害他們嗎?這點黃洵豐遠不如東陽本色集團的吳英。”多位債權人這樣認為。  
東陽和永康同屬金華。在金華乃至整個浙江,受金融條件限制,民間借貸原本十分普遍,但浙江為爾牽涉直接債權人之多,還是讓當地政府部門十分吃驚。而這么多人愿意把錢借給浙江為爾,看重的正是永康市供銷總社的金字招牌。  
風光一時的浙江為爾   雖然工商資料顯示,浙江為爾是一家由50個自然人為股東組建的企業,但在大部分債權人看來,浙江為爾和永康供銷總社,存在類似“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關系。兩個單位都在永康供銷大廈辦公,許多人員兩邊任職,兩個單位的負責人,也都是黃洵豐(幾年前剛從供銷社退休)。  
在永康供銷總社,一直存在股金會(股金最高時據稱有1.5億之巨),以做下屬企業流動資金之用,交納股金者,可以拿到比銀行高許多的利息。起初,股金會成員都是供銷社內部職工,后來不少社會人士,也把錢借給供銷社股金會。最高時,年息達到8.16%。一些債權人正是從股金會嘗到了甜頭,后來甘心情愿把錢借給浙江為爾。  
浙江為爾成立于2000年7月,注冊資金3000萬元,股東全為永康市供銷總社的職工。時任供銷總社主任黃洵豐出資252萬元,占股8.4%,成為最大股東,黃出任浙江為爾法人代表,并擔任董事長、總經理職務。  
浙江為爾成立后,投資成立了多家企業,以投資房地產為重點。浙江為爾官方網站就曾介紹,公司旗下有建德市華東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贛州市為爾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永康市為爾房產開發有限公司、浙江武義為爾工貿有限公司等4家全資或控股、參股的子公司。  
此外,公司還在北京、杭州等地,參股組建了多家公司。浙江為爾內部人士透露,由于公司急劇擴張,資金不足,浙江為爾剛組建不久就開始涉足民間借貸,月息有六厘、八厘、一分二幾種。2005年年底,建德房地產項目出現變故后,公司資金越發吃緊,月息兩分、三分甚至更高的民間借貸,開始大量出現。  
但在浙江為爾不少內部人士看來,浙江為爾的虧空讓人頗感蹊蹺。即使有大量民間借貸要支付利息,也不至于出現4億多元的負債。他們認為不能排除浙江為爾涉獵證券、期貨市場的可能,據稱黃洵豐兒子黃亮本人在證券、期貨市場曾有參與。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浙江為爾專門設有證券信息部,公司所在的供銷大廈,就有浙江中大期貨的一個營業部。2004年12月,中國證監會批準,浙江為爾全資子公司建德市華東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成為浙江中大期貨經紀有限公司股東。其后,該公司又神秘退出中大期貨股東行列。  
9 1 2 8 : | (本文已被瀏覽 7711 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