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對于屢次犯忌和故意犯忌的“鳥人”就應當引起警惕:是向制度的挑戰,還是另有隱情?如果是制度不好就改變制度。但改變制度前一定要先處罰犯忌者,哪怕是這條制度百無一是;如果是另有隱情,那么就應具體對待。在任何性質的餐飲企業里,類似給臉不要臉的特殊“公民”都會有。怎么辦?矛盾上交,上交也解決不了,怎么辦?發表鄭重聲明,目的不是羞辱特殊“公民”,而是告訴全員此為個案:不得效仿,仿者嚴懲不怠。  
〖如何排除“壞鳥”?〗  
沒有“鳥人”不行,但有四種“鳥人”品德是有問題的,那就是:瘋鳥(瘋子)、騙鳥(騙子)、小鳥(小人)、壞鳥(壞人)。對這四種“鳥人”堅決不能用。小鳥就是損人利己的人;壞鳥就是損人不利己的人;瘋鳥就是說話不著邊際,而且前后矛盾,神經兮兮,甚至見誰咬誰的人;騙鳥就是專門挖空心思騙取上司老板的信任,然后謀取到一定的利益后走人,剩下爛攤子讓老板自己收拾的人。  
在餐飲企業的成長過程中,尤其在餐飲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小鳥、壞鳥、騙鳥、瘋鳥隨時有可能“光臨”餐飲企業,因此一位好的人力資源主管是相當重要的:把好人員進口的同時,及時發現組織中蛻變成的四種“鳥人”,發現后立即開人,防患于未然。不然,等到這些人熟悉餐飲企業情況后,要遠比一般員工難開,而且成本很高,往往會在開除時制造事端,甚至開除后還會惹事不斷。怎么辦?  
機制化、規范化是防止這些亂七八糟“鳥人”得勢最有效的方法。在不規范管理的餐飲企業,老板常常喜歡打破常規的用人機制,隨意安插和提升,這樣很容易使那些“小鳥”、“壞鳥”、“騙鳥”、“瘋鳥”趁機混進來,壯大成勢。有人會說老板能不明白好壞嗎?回答是老板不可能是什么都行,特別是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但老板自己往往感覺不到,周圍的吹噓之聲,導致自己過高地評價自己,認為自己也是人力資源專家,結果誤把李鬼當李逵。  
所以餐飲企業必須有規范的人員進出機制。首先,規定嚴格的人員進入機制,老板不得輕易打破人員進入機制。無論是通過什么渠道引進,都不要輕易繞過人力資源崗位進人;其次,進入的任何員工在試用期內,人力資源崗位人員都要跟蹤調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免得轉正后有更大的麻煩;第三,人力資源崗位的工作人員平時要跟蹤新進人員和重點提拔人員,并建立公開、暢通的民主通道,切記不要安插“克格勃”;第四,建立四種“鳥人”的淘汰機制,員工辭退和開除條款中不應是人人都有可能犯的,諸如:遲到早退或病事假,而應重點是針對種種不道德的行為來制訂 9 7 1 2 : | (本文已被瀏覽 7517 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