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市場的低迷極大地影響到了酒店業的發展,今年以來,經濟型酒店“拐點論”不時被業界提起。而就在大多數企業收縮戰線準備“過冬”之際,如家酒店連鎖與格林豪泰卻逆市而動,如家酒店連鎖12月4日宣布正式更名如家酒店集團,今后將實施多品牌戰略,格林豪泰則欲趁目前低成本時機收編閑散酒店,明年擬拓新店約200家。 
    轉型要利潤 
    “我們也知道目前市場不景氣,很多連鎖企業都轉向更加平價的大眾化定位,但是隨著各類成本的上升,假如還是走低端路線,結果反而會使企業盈利壓力更大,所以長遠來看,應該要適當向中高端方向轉型,而我們今天開業的和頤酒店就是定位中高端商務酒店,這也是如家延展利潤空間的一個嘗試。” 
    此前一直強調要“專注”經營的孫堅表示,成立集團并啟動多元化策略與此前的“專注”說法并不矛盾,如家依然專注于酒店業,只是當規模發展到一定量時,是可以適當考慮在此基礎上進行邊際效益拓展的,但至于今后是否還有其他定位的新品牌,現在還沒有確定。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如家酒店集團在全國100多個城市,擁有500多家酒店。談及發展,孫堅透露,如家明年計劃開約160家門店,但也會視市場變化靈活調整,基本以如家快捷酒店為主。 
    低成本擴張時機 
    在金融危機面前,此前飛速擴張的7天、漢庭等都不同程度地放慢了擴張步伐,有些甚至暫停擴張。 
    “巴菲特為什么會贏?就是要看清市場,在別人盲目投入或撤出的時候可以有準確判斷,甚至逆市而為,這恰恰是商機。”格林豪泰董事長徐曙光昨日透露,前幾年由于市場火爆,太多經濟型酒店業者爭奪物業,導致市場泡沫出現,物業成本虛高,而現在大家都收縮戰線、放緩擴張時,正是擴張成本最低的時候,現在收編一些適當的閑散酒店項目絕對是最值得的。 
    徐曙光表示,此前其一個月內平均還僅新簽約4~5個酒店項目,而最近一個月,其開發部一口氣簽下了12個新項目,市場成本比之前低了20%~50%。“比如我們在江蘇的一個新直營店項目,之前租金要1元多/天/平方米,現在只要0.5元/天/平方米,我們為什么不趁現在進行低成本收編呢?金融危機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徐曙光透露,現在格林豪泰已經擁有300多家簽約酒店,按照目前市場狀況,格林豪泰不但不會減速,反而會提速擴張,希望明年新開酒店可達200家左右。 
    對此,孫堅也表示,目前的確是收編成本較低的時候,對如家而言,明年也會適當考慮,但鑒于如家規模已經夠大,所以接下來假如有些收購整合舉措,如家不會過多考慮數量上的擴張,而是考慮未來3~5年內可以給如家帶來利潤空間的酒店項目。 
    業內人士分析,金融危機給一些需要資金支持,尤其是有風險投資注資的經濟型酒店企業帶來不小壓力,所以這類企業盡量走低價和收縮戰略,但其實危機中也蘊涵商機,類似如家和格林豪泰的逆市“過冬”法則也未嘗不可,不過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魄力和資金實力,因為逆市“過冬”需要追加投入并承擔一定風險。
| (本文已被瀏覽 2154 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