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獲得巨資風投準備赴海外上市的中國經濟型酒店紛紛延后了上市計劃,這是記者從昨天召開的“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第二屆連鎖酒店業發展研討會”上獲悉的。 
    而未來1-2年是極其微妙的時間,假如這類企業支撐不到上市一刻,或將面臨被兼并收購的風險。 
    上市擱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此前很多經濟型酒店企業都獲得了不菲的風投注資,但今年都不見正式上市的動靜,美國資本市場的表現的確讓人惋惜。”美國速8酒店連鎖中國區董事長柏力在昨日的會議上一針見血地指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7天酒店連鎖在去年獲得9500萬美元高額融資后,其CEO鄭南雁曾經表示計劃今年年中上市,可能的地點是美國納斯達克;早在2005年獲得摩根士丹利注資收購20%股權的莫泰當時放言2年內要以公開招股的方式募資1億美元;純外資但植根中國發展的格林豪泰在今年年初也表示過,若今年年內不引入戰略投資者,則考慮到美國上市,并一度任命具有IPO經驗的新財務副總;而漢庭則一直將上市作為一大目標。 
    不過,美國資本市場的動蕩局面,讓這些計劃生了變故。上述公司紛紛沒有關于上市的后續消息發布。有業內知情者透露,其實這些企業中,有些已經做了很久的上市前籌備,有些還沒有具體啟動,有些已在處理中,且大多可能是在美國上市,但鑒于目前資本市場狀況,大家都只能按兵不動,靜觀市場。 
    潛在危機 
    目前除了如家和錦江之星,其余本土經濟型酒店企業還沒有上市,其中大多模式都是引入風險投資,然后包裝上市。僅有格林豪泰使用的是來自美國的自有資金。 
    “對于大多這類企業來說,最大的危機還不是現在美國資本市場的問題,而是拿了風險投資,現在手上還有多少錢,還可以支撐多久。假如自身經營還不錯,那還可以良性運作到今后資本市場有所回升的時候再上市;但如果自身實力不夠,無法支撐到那一天的話,一旦出現虧損,無法上市,那就意味著會被別人并購掉。”錦江之星副總裁俞萌分析。 
    昨日齊聚連鎖酒店業發展研討會的如家、7天、中州快捷、格林豪泰等企業代表也都表示,目前整體市場的物業、人力等成本的確居高不下,同時,中國經濟型酒店市場整體出租率和價格都有所下降。不少業者認為,整體市場壓力的加劇迫使企業若要持續發展,要么想辦法提高自身盈利,要么適當放緩擴張速度,延長支撐時間。 
    此前,漢庭創始人季琦就表示今年將轉變策略為“理性擴張”,即減少擴張數量,將原本計劃新開160家酒店數量降低到100家。還有一些企業則采取低成本的加盟擴張策略。 
    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旅游學系教授胡平指出,目前的確是本土經濟型酒店資本運作到一個極為敏感的時期,資本界對于連鎖酒店的熱情已經不如前幾年,次貸危機更是使得未上市企業暫時止步,未來1~2年或許是最考驗這些企業能否“撐得住”的微妙時刻,但危機同時也是機會,當年希爾頓就是崛起于危機之時,所以現在也是具有實力的企業擴大版圖的最好機會。 
| (本文已被瀏覽 2058 次) |
|